在恶性肿瘤排行榜上,肝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三。我国2014年的肝癌新发病例是364800人,死亡人数是318800人。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,西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高于其他地区。
肝癌的治疗方式
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表示,目前国内肝癌的治疗,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。局部治疗主要是手术、肝动脉栓塞化疗、经皮射频消融治疗、放疗;而全身治疗只要是化疗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。早期肝癌经过诊断和治疗,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%-70%,而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只有10%-19%。
在我国,肝癌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,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,再加上多数患者确诊后已经是中晚期,这就导致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,同时也为转移和复发埋下了隐患。临床上,确诊为晚期的肝癌不但预后效果差,而且复发和转移的概率也很高。60%-70%的肝癌患者,5年内会再次复发,这严重影响了肝癌患者的预后。
针对肝癌的高复发率,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其中的原因。
重大突破:早期复发性肝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被破解
12月23日,国际权威期刊《Cell》发表了一项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樊嘉院士团队,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。
研究人员对18个原发性肝癌和早期复发性肝癌患者的16498个细胞,进行了全长单细胞转录组测序。通过测序,深入了解了早期复发性肝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,发现了早期复发性肝癌的癌细胞,具有更强烈的免疫逃逸特征。
通俗一点说,就是癌细胞能够逃脱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打击。这样一来,癌细胞抑制了树突细胞激活CD8+T细胞的能力,从而为再次复发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
研究人员收集了12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样本,6名早期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样本。经过测序和对比,研究人员发现,复发性肝癌具有独特的免疫生态系统,典型的特征是免疫抑制细胞Treg的比例降低了,而DC和先天性CD161+CD8+T细胞的比例出现了增加,具有功能失调的细胞毒性和低增殖能力。这意味着,复发性肝癌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原发性肝癌不一样。
了解了免疫逃逸机制和免疫微生态环境的差异,这对于今后进行肝癌的免疫治疗,以及继续寻找复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治疗模式,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。
推荐新闻:中国新冠病毒疫苗上市
12月31日讯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今日宣布,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。已有数据显示,保护率为79.34%,实现安全性、有效性、可及性、可负担性的统一,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。后续,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还需持续观察。这一成果来之不易,中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,也为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。
国家卫健委表示,我国疫苗研发始终处于全球第一方阵。已经启动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,将有序开展接种,符合条件群众实现应接尽接。
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,全国重点人群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00万剂次,安全性良好。将全面推进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进行接种。
江苏东玄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同仁恭祝大家:
新年快乐!万事如意!身体健康!阖家欢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