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国际期刊《自然》近日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疗法的重要论文。科学家们使用一种新型单碱基编辑技术,治疗模拟人类早衰症的小鼠,通过修改致病基因,让动物的寿命延长了一倍多。
这种早衰症由基因突变而引起。具体是细胞核上的核纤层蛋白A的基因存在GC向AT的突变。其结果是导致RNA错误剪切,从而产生早老蛋白。早老蛋白是一种毒性蛋白,会导致快速衰老和缩短儿童的寿命。一般活不过14岁。
此次研究中用到的是一种腺嘌呤碱基编辑器(ABE),由研究团队在2016年开发,能够精确地进行碱基替换。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不同的是,单碱基编辑器不需要“剪切”DNA双链,而更像是在遗传密码文档中使用“查找+替换”功能,找到要更换的字母,改写成正确的字母。
用取自早老症儿童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的体外基因治疗实验显示,病理性的早老突变能被纠正。用慢病毒为载体,将ABE转入成纤维细胞后,87–91%病理性等位基因被纠正,减弱了RNA的错误剪切,减少了早老蛋白的累积。
取得初步成功后,研究人员开展了小鼠实验,用腺相关病毒9(AAV9)为载体,向转基因小鼠(该病理等位基因纯合子)导入ABE。结果显示,该治疗发生了持久性效力(注射后六个月,各个不同器官有20%-60%得到了纠正),恢复了正常的RNA剪接和降低早老蛋白的水平。体内碱基编辑拯救了小鼠的血管病理,维持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计数并防止了血管外膜纤维化。出生后第14天单次注射表达ABE的AAV9可改善小鼠活力,并将小鼠的平均寿命从215天延长至510天。这些发现表明,通过直接纠正其根本原因,体内碱基编辑对早衰症(HGPS)和其他遗传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。
基因编辑属于高级医疗产品,其质量控制包括无菌检查和支原体检查。PCR或qPCR用于支原体快检具有很大的优势,尤其是显著减少等待的时间。
可使用德国MB的支原体qPCR检测试剂盒(经典法)(符合欧洲药典等国际药典),英文名:Venor®Gem qEP
该试剂盒具有高特异性,一次检测即可涵盖所有常见易感染细胞的支原体物种(包括欧洲药典规定的9种支原体)。与细菌和真核DNA无交叉反应;高灵敏度,最高检测限可达到≤10CFU/ml。